雕塑动态

    城市雕塑系列——兰州篇

    作者:佚名 日期:2018/12/27 23:13:12 点击量:

    城市雕塑系列——兰州篇

    《铜奔马》雕塑。坐落于兰州火车站广场,每一个去过兰州火车站的人恐怕都印象深刻,因为这个奔马的造型太了解了,全国几乎所有的旅游城市都会有这个造型的中国旅游标志雕塑。铜奔马的原形文物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去兰州的朋友别忘了去看看这件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的汉代精美艺术品。济南雕塑

    城市雕塑系列——兰州篇

    《黄河母亲》雕塑。坐落于黄河风情线上的南滨河路黄河滨,中山桥向西不远处。和中山桥一样,成为兰州的标志性修建,每天都会吸引大批到兰州来的游客在此合影留念。关于此雕塑,还有个风趣的小故事,说是西宁人来兰州后看到《黄河母亲》雕塑,说这个雕塑应该放在西宁,因为青海才有黄河的源头。然后导游说,黄河在西宁时仅仅个少女,到了兰州才老练为少妇,才有了个孩子。当然雕塑真实的涵义是指黄河母亲孕育了中华民族这个孩子。

    城市雕塑系列——兰州篇

    《霍去病西征》雕塑。坐落于雁滩的霍去病广场。这个雕塑气势雄伟,动感强烈,充分表达了“冠军候”霍去病勇敢及其所率西汉马队的彪悍特色。表达了后人对这位少年英雄的丰功佳绩的敬重之情,比起五泉山公园的那座霍去病雕塑在表现形式上更加生动威猛,更具视觉冲击力。霍去病虽未到过兰州,但其所建功立业的战役却发生在今甘肃境内,匈奴的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家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色彩。”华邦雕塑

    城市雕塑系列——兰州篇

    《生命之源》雕塑。坐落在黄河北岸的安宁区滨河绿化长廊中,它顶端的陶罐就是闻名的马家窑文明的典型用具彩陶罐,马家窑文明,一九二三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故名。马家窑文明是仰韶文明向西发展的一种当地类型,甘肃省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都有许多马家窑文明期的彩陶展出。山东雕塑

    城市雕塑系列——兰州篇

    《宓羲女娲》雕塑。坐落在北滨河路的华夏人文鼻祖园内。雕塑高19.5米,总重约60吨。宓羲雕像以发明八卦立意,呈半蹲姿态,俯察大地,演绎八卦;女娲雕像以“补天”传说立意,呈站立姿态,仰望世界,抬手补天。雕塑基座承台主题为黄河文明博物馆,呈金字塔形,按中华传统修建“坛”的形制建造。甘肃的天水素有“羲皇故里”美誉,相传是中华民族人文鼻祖宓羲和女娲的出生地。

    城市雕塑系列——兰州篇

    《龙》雕塑。坐落在黄河北岸的龙源文明公园。这个雕塑是一个立体的狂草体“龙”字,从不同角度看,这条“龙”的形态也各不相同。兰州龙源园的总体布局为两部分,一是主题工程——龙园雕塑。二是相关工程,环绕主题雕塑,辅以龙文明内涵的九个方面景象,如龙文、龙诗、龙图腾、龙字书法、龙成语、龙生九子等。兰州龙源文明园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龙”为主题的主题公园。

    城市雕塑系列——兰州篇

    《裕固族盛装少女》雕塑。坐落于南滨河路东段的绿色公园深处。甘肃省是个多民族省份,世居甘肃的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满族等16个民族,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的独有少数民族。裕固族为回纥(回鹘)后嗣之一,近90%聚居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的安康、大河、明花、皇城区及马蹄区的友爱乡,其余居住在酒泉市的黄泥堡裕固族乡,约有裕固族15000人。

    城市雕塑系列——兰州篇

    《西天取经》雕塑。坐落《黄河母亲》雕塑西边,因为经费不足、资料选用的原因,自建成后一向阅历崎岖,不是猴哥的金箍棒经常丢失,就是八戒的鼻子经常被毁容,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人们对于西游人物的喜欢,不然没人碰的东西是不会这么简单被损坏的。这么让人喜欢又简单损坏的雕塑其实政府应该考虑换成不易损坏的资料来重新做,光靠呼吁维护是不起多大作用的

    城市雕塑系列——兰州篇

    北滨河路黄河滨用绿色植物修剪而成的黄河水车。兰州被誉为“水车之都”,南滨河路有个专门的黄河水车博览园,里面不但有各种水车,还有反映兰州特色小吃、手工艺及老兰州人日子百态的一组雕塑,如甜醅子、热冬果、牛肉拉面、灰豆子、刻葫芦、水客子、劳动文娱等内容。兰州的城市雕塑众多,生动地反映了甘肃和兰州的历史文明,风俗人情,是美丽兰州的一张张耐人寻味的城市名片。

    地 址:济南市长清区紫薇广场
    手 机:18366195152
               18865941235

    Q Q:2167105237
    邮 箱: 2167105237@qq.com
    联系人: 王经理
    华邦服务
    网站备案:鲁ICP备17016547号 济南华邦雕塑艺术有限公司

    客户服务热线
    18865941235
    18366195152
    在线客服